通波仔及搭橋手術有什麼分別?

选择通波仔支架要注意什么?

(一) 我们经常听到「通波仔」及「搭桥」手术,其实他们有什么分别?

「通波仔 」和「搭桥」有什么分别呢?通常「搭桥」是用于血管有严重堵塞的病人,而「通波仔 」不能帮助这班病人。对于这样的病人我们可能会转介给外科医生做一个「搭桥」手术。而「搭桥」手术是全身麻醉的手术,以及创伤性会较大,因为它需开胸做手术,和令心脏停顿,然后用自身的血管去改善血管血流,这便是「搭桥」手术。 「通波仔」就较被广泛采用,因为相对地的创伤性很小,且我们做「通波仔」时,通常利用在手部血管开一个很小的、约2mm的小孔,再局部麻醉、在心导管室内进行。在导管过程中,我们会看到血管狭窄的位置,然后会用钢丝通过血管,然后用球囊撑开血管,这就是俗称的「通波仔 」。

(二) 通波仔手术治疗有什么种类,有什么最新的突破?

「通波仔 」有什么种类,现在又有什么突破呢?现时的突破,主要都是用手部血管进行「通波仔」手术,病人的出血风险也会大大减低。病人亦可在术后立即进食和下床,相对以前用腹股沟血管,安全性大大提高。除了血管导管越来越小外,其实在支架上也有大改进。第一种是历史最悠久,但复发率较高的传统金属支架。第二种就是我们非常常用的一个金属的带药支架,这个带药涂层能减低血管再复发率。最后就是可溶解支架,可溶解支架通常适用于较年轻的病人,或者是希望获得支架溶解后的血管弹性的病人。在一些合适的情况下,医生也可以替病人植入这种支架。

(三) 如何选择最适的通波仔支架?如果选择镁合金生物全溶解支架,又要注意什么?

那么如何选择支架?如果选择镁合金生物全溶解支架又应该注意什么?传统的裸金属支架适合一些等待做癌症或急症手术的病人,我们希望缩短病人需要吃两种抗血小板药的年期,便会植入这种支架,以便他之后能尽快进行手术。传统的金属支架因为复发率高,而一些带药性的金属支架的复发率相对较低,所以现时广泛被采用。大约九成病人都会植入这种支架,它对不同病人,比如有主干病变、血管钙化、分支病变,这种支架都是适用的。现在有一种选择就是镁合金可溶解支架。在数据上而言,它能提供很广泛的安全性。但主要针对的血管需有合适大小,血管亦不能太钙化,也不能是一些很重要的分支。对一些合适的病人,我们心脏科医生可以替病人植入这种镁合金可溶解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