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善忘,究竟是認知障礙症還是一般退化?

認知障礙症是一種由腦部退化而起的疾病。1 患者的腦細胞會比一般人更快衰亡,並出現腦部萎縮,引致他們逐漸失去記憶、理解、語言、學習、計算、判斷等能力,因而影響生活和自理能力,甚至性情也會改變。1 目前無藥物可根治認知障礙症,但藥物可改善患者的病徵1 , 因此及早診斷和治療仍然非常重要。2

每100個65歲以上長者

就有5至8個

估計患有認知障礙症3

根據本地統計預測 ,

在2039年,本地認知障礙症患者人數

或將超過三十萬人4

認知障礙症種類

認知障礙症會因腦部受損和退化的位置不同,而出現不同病徵。

認知障礙症主要有五大類,包括最常見的阿茲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和第二常見的血管性認知障礙症 (Vascular Dementia)。另外,散播性路易氏體認知障礙症 (Lewy Body Dementia)、額顳葉認知障礙症 (Frontotemporal Dementia)和混合型認知障礙症 (Mixed Dementia)也是較普遍的類別。5

認知障礙症成因

阿茲海默症的成因目前未明。近年有研究顯示小部分阿茲海默症患者因基因突變病發,因此或會與遺傳有關。亦有研究發現,這類患者的腦中有β 型澱粉蛋白(β–amyloid)和磷酸化的tau蛋白,前者大量沉澱會形成不尋常的斑塊(plaques),後者會引起神經纖維纏結。斑塊和經纖維纏結會造成突觸和腦皮層神經細胞死亡,導致乙醯膽鹼減少,破壞或阻斷神經細胞之間的通訊,最後令患者喪失部分大腦功能。5,7-8

血管性認知障礙症是因中風或腦血管病而導致血管阻塞性腦部受損。5 每中風一次,腦部功能會進一步衰弱, 呈現梯級式退化。9

雖然各類認知障礙的成因尚待研究,但科學家和醫學界已綜合出一些高風險因素:

年紀患者一般為65歲以上人士。年紀愈大,患病機會率愈高。6,10
遺傳每個人都會遺傳來自父母的APOE基因,它們有不同形式,研究發現遺傳了其中一種形式—APOE E4的話,會有較大機會患上阿茲海默症。6 此外,若有直屬親屬,如父母、子女是認知障礙症患者,也會增加患病機會。10
性別女性患病的機率較男性高,或與女性普遍較長壽有關。10

除了以上無法改變的風險因素,也有些可控制的因素:

避免腦部受損嚴重頭部創傷會增加日後患上認知障礙的風險,故職業拳擊手、足球員等有較大患病風險。因此大家應儘量保護頭部,如在交通工具上繫好安全帶、運動時穿戴好防護裝備。11
教育水平及
腦部活動
外國有研究發現,教育水平偏低的人比教育水平高的人士有較大風險患上認知障礙。這或與用腦程度多與少有關10,因此多進行刺激腦部思考的活動,如下棋、閱讀等或對預防認知障礙症有幫助。10
生活習慣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習慣有助直接減低患上認知障礙的風險,包括適量運動,均衡飲食,保持理想體重等,避免或戒除吸煙、酗酒及濫用藥物等壞習慣。1,10

認知障礙症的病徵

認知障礙症的病徵因人而異。早期、中期及後期三個階段的症狀也有所不同。12

早期認知障礙症:病徵最初較輕微,而容易被忽略或被誤當成長者因年老而自然退化的情況。患者的基本自理活動仍能應付7, 但會出現健忘、思考能力減低、對時間感產生混亂感,或在熟悉的地方迷路等症狀。12

中期認知障礙症:症狀愈來愈嚴重,對患者日常生活的影響也日益嚴重。症狀包括不記得對最近經歷的事情或人名,溝通或表達出現困難、生活難以自理,甚至在迷路。患者的行為也會因而轉變,如重複提問,四周徘徊等。12

晚期認知障礙症:對記憶和行動能力的損害日益明顯。症狀包括難以感知時間和地點、不認得親戚朋友、難以自理,如大小便失禁13、走路困難、說話和理解力遲鈍或出現行為變化,甚至具攻擊性。12

分辨病徵與正常老化

雖然認知障礙主要影響長者,但那不是正常的老化現象,認識兩者的分別,才能避免錯過接受診斷和治療的黃金時機。14 以下例子或有助了解兩者差異:14

認知障礙共同表徵正常老化
經常忘記近期發生的事,而且很難記起,如同無發生過記憶缺損偶爾忘記了要做的,
稍後或經提醒後或會記起
經常把東西放在不適當的地方,;找不到物件時會懷疑遭偷走或被故意藏起忘記物件
擺放位置
可能把物品隨處擺放後忘記位置,須靜心細想才找回
起初難以表達和理解較抽象的內容,逐漸連簡單溝通也受影響,未能用適當句子表達自己。表達/理解
有困難
偶爾想不起適當的詞彙
變得無條理,難以按步完成工作難以執行
熟悉的工作
偶爾大意忘記工序
不能弄清楚日子及時間,在熟悉的地方迷路、不知道身在何處、忘記前來的途徑或回家的方向對人物、時間及
方位感到混亂
偶爾忘記日期和約會;迷路
不能理解身邊發生的事情及作出正確判斷,如不能判斷自己是否處於危險環境;難以正確運算思考、判斷力、運算能力減弱需要較長時間處理複雜的問題,例如回答思考題、計算賬單等
難以控制情緒,容易焦慮及發脾氣;部份患者會變得缺乏安全感、多疑,對人或事變得冷淡及寡言性情轉變偶爾會有失落或心情不佳:性格隨年月增長有些改變

認知障礙症診斷

如懷疑患上認知障礙,醫生一般會進行多項檢查來診斷。15

神經心理學及認知測試15

醫生將評估病人的認知能力,透過不同測試檢查其記性、方向感、邏輯判斷、語言表達能力和專注力等。

神經病學評估15

醫生會評估病人的記憶、語言、眼球運動、注意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感知能力、調協和反射等。

電腦掃描15,16

醫生利用各種電腦掃描技術,最常見的為屬結構性的電腦掃描,其中包括磁力共振成像(MRI)或電腦斷層掃瞄(CT),兩種均能顯示腦部的組織結構,醫生能用以找出腦部萎縮、中風、腦部缺血、血管病變、腦積水、硬腦膜下血腫等可引致認知障礙的問題。利用正電子掃描(PET Scans)則能觀察病人腦部運動,包括葡萄糖和氧氣代謝、類澱粉蛋白的出現和血液流動的情況,從而顯示腦部功能有否異常。

血液檢查15

透過驗血能檢查病人有否貧血、感染、糖尿病、腎臟或肝臟疾病、缺乏某些維生素、甲狀腺異常等情況。

腦脊髓液檢查15

透過抽取腦脊髓液,檢查裡面有沒有感染、發炎或其他造成退化和認知障礙的異常指標,如β類澱粉蛋白。

精神健康評估15

醫生會檢查病人有否出現情緒低落或可能基於其他精神健康問題造成與認知障礙症相關的症狀。

認知障礙症治療

大部分認知障礙症並無根治方法,只能延緩病徵。15患者接受的藥物治療主要有兩大類,一種是針對腦功能退化;另一種是針對認知障礙症引起的相關行為和情緒問題。17

針對腦功能退化的藥物

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 (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7,15,18

(如多奈呱齊Donepezil、利斯的明Rivastigmine、加蘭他敏Galantamine)

通過抑制乙醯膽鹼酶來提高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以保持腦功能運作,有助對控制不同程度的阿茲海默症。但部分患者或可能出現腹瀉、噁心、嘔吐的副作用,較罕見的情況下,會出現心率減慢和失眠等。

其中一款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類藥物-多奈呱齊已有新型口溶配方,藥物入口即溶,也可溶化於患者的流質食物或水份較多的食物當中。如認知障礙症患者出現吞嚥困難的狀況,照顧者可與醫生討論選服此類新型配方口溶藥物,以方便患者定時按量服藥,以提升療效。19

谷氨酸鹽受體拮抗劑(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

認知障礙症患者會出現其中一種神經傳遞物質谷氨酸 (Glutamate)濃度過高的情況。20 此類藥物可保護腦細胞免受其損害,有助減慢中期及後期患者的病情惡化,但有機會引致頭暈、便秘、高血壓、感到疲累等副作用。15,20

針對行為和情緒問題的藥物

對於患者的其他病徵如情緒低落、失眠和幻覺等,醫生會因應其情況,以藥物如抗抑鬱藥、抗思覺失調藥、鎮靜劑/安眠藥及非藥物方式治療。17

此外,非藥物治療也很重要。一些訓練可協助患者「溫習」生活技能,鞏固認知,補償因病變損失的功能,更可刺激大腦建立新的神經連接,重塑大腦功能,以及改善情緒和行為問題。醫生會安排一些活動和訓練,例如:

  • 現實定向
  • 認知訓練(專注力訓練、手眼協調訓練、日常生活技能訓練)
  • 多感官刺激
  • 音樂治療17

除了這類訓練,患者或其家人可透過以下方法來紓緩認知障礙的行為問題:

  • 職業治療:職業治療師會協助患者建立日常生活習慣、例行自理步驟等,同時教導患者和他們的家人如何令家居變得更安全,目的是避免意外,讓他們儘量保持照顧自己的能力,也為病情的發展做好準備。15
  • 改造生活及家居環境:減少家中的雜物、噪音,能讓患者較容易專注;照顧者或需要收起對患者帶危險性的物品,如刀。15
  • 簡化日常任務:將日常生活的任務分為簡單的步驟,在成功的細節上多加鼓勵。恆常有規律的生活模式有助患者建立習慣,減少迷惑。15

参考资料
  1. Alzheimer’s association. What is Dementia? (n.d.). Retrieved April 27, 2020, from https://www.alz.org/alzheimers-dementia/what-is-dementia
  2. Robinson, T., & Scullion, J. E. (2009). Dementia. In Oxford specialist handbook of old age psychiat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立法會秘書處 議會事務部 立法會 CB(2)1066/16-17(02)號文件 (n.d.). Retrieved April 24, 2020, from https://www.legco.gov.hk/yr16-17/chinese/panels/ltcp/papers/ltcp20170328cb2-1066-2-c.pdf
  4. Yu, R., Chau, P. H., McGhee, S. M., Cheung, W. L., Chan, K. C., Cheung, S. H., & Woo, J. (2012). Trends in prevalence and mortality of dementia in elderly Hong Kong population: projections, disease burden, and implications for long-term ca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12.
  5. Mayo Dementia. Symptoms & causes (2019, April 19). Accessed April 26, 2020,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ementia/symptoms-causes/syc-20352013
  6. 衛生防護中心. 非傳染病直擊.(n.d.). Retrieved April 27, 2020, from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ncd_watch_dec2012_chin.pdf
  7. 阿滋海默症協會.阿滋海默症基本知識. (n.d.). Retrieved April 27, 2020, from https://www.alz.org/national/documents/chinese_basicsofalz.pdf
  8. Budson, A. E., & Stark, A. C. (2013). Dementia. In The Brigham intensive review of internal medici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9.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甚麼是認知障礙症. (n.d.). Retrieved April 26, 2020, from https://www.hkada.org.hk/types-of-dementia
  10. Smart Patient Website, Hospital Authority. Dementia. (n.d.). Retrieved April 24, 2020, from https://www21.ha.org.hk/smartpatient/SPW/en-US/Disease-Information/Disease/?guid=0ff3b12b-b3c0-4fa9-9bac-6bcf9dc501ba
  11. Alzheimer’s What is Dementia? (n.d.). Retrieved June13, 2020, from https://www.alz.org/alzheimers-dementia/what-is-alzheimers/causes-and-risk-factors
  1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mentia. (n.d.). RetrievedApril 24, 2020, from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mentia
  13. Dementia. (n.d.). Retrieved August 13, 2020, from https://www.elderly.gov.hk/english/common_health_problems/dementia/dementia.html
  14.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疾病徵兆. (n.d.). Retrieved April 26, 2020, from https://www.hkada.org.hk/symptoms
  15. Mayo Clinic. Dementia. Diagnosis & treatment (2019, April 19). (n.d.). Retrieved April 26, 2020,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ementia/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2019
  16. Stanford Healthcare. Brain scans. (2017, September 11). (n.d.). Retrieved July 14, 2020, from https://stanfordhealthcare.org/medical-conditions/brain-and-nerves/dementia/diagnosis/brain-scans.html
  17. 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 治療方向. (n.d.). Retrieved August 13, 2020, from https://www.hkada.org.hk/treatment
  18. Ellis, J. M. (2005). 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 in the treatment of dementi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steopathic Association, 105(3), 145-158.
  19. Donepezil. (n.d.). Retrieved August 13, 2020, from https://www.nhs.uk/medicines/donepezil/
  20. MIMS Hong Kong Limited. Memantine. (n.d.). Retrieved June 19, 2020, from https://www.mims.com/hongkong/drug/info/memantine